城市供水關系到千家萬戶日常生活,是一項關乎民生的公共服務,供水企業加強管理,提升供水服務水平既是企業自身發展需要,也是社會民生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文明的需要。近年來,我國公用事業市場逐步開放,供水行業競爭日益加劇,在新的形勢下,積極整合與創新經營服務理念,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,對于增強供水企業整體競爭實力,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。以下將分別從企業制度管理、生產運行管理、技術管理、職工素質管理、質量管理等五個方面,對提升供水企業服務水平進行探討。
一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,強化企業管理舉措。
要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,就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。供水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原則應該是:通過改制理順公司外部各種經濟關系,建立企業法人財產制度,使之成為產權清晰、權責明確、政企分開、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,成為自主經營、自負盈虧、自我約束、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;通過改制建立完善的經營機制、監督機制,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殖;同時積極推動企業向集約化、規?;?、專業化方向發展。
(一)要科學設置企業的組織機構,加強企業機構改革,建立嚴格的責任體制。
企業可以根據每位員工的素質和特長,以定崗定員,富余人員下崗分流等形式,在企業內部實行減員增效;成立主產業以外的股份制或各種形式的經濟實體,增加企業市場競爭力。要根據其特點制定“以水為主,多種經營”的發展戰略,構建國家、集體、個人利益相結合,產權明晰,風險共擔的股份制公司,極大地調動企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積極性,增強企業的凝聚力。
(二)建立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。
在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上,依據《公司法》制訂公司章程、章程細則及內部管理的各項制度,通過建章立制,實行制度化、規范化管理,使公司的各項經濟活動有法可依,有章可循,形成規范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機制,使公司內部運作有序,管理到位。
(三)要樹立全體職工的服務觀念,使自來水企業人人都有服務市民的意識。
供水企業具有壟斷地位,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,要不斷提高水質,以對用戶服務質量的好壞考核職工,以服務業績的優劣考核管理人員,創造出一個人人重視服務的氛圍。
二、加強生產管理工作,實現經濟平穩運行。
作為專業化的供水企業,抓好供水的生產運行管理,是始終不能放松的中心工作,也關系著供水企業的生存與發展。
(一)要實現企業高效運行。
用最少的成本換取最合理的運行方式,實行以銷定產。生產、技術及營銷等部門要根據市場需求、水源規模及水質狀況,制定經濟合理的運行方案。實現供水的高效平穩運行,關鍵在于完善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,加強對崗位工人責任心的教育,制定出明確的獎懲規定。
(二)要確保優質供水。
質量是產品的生命,水質的好壞,直接關系到公司的聲譽及生存發展。因此,要根據國家質量體系標準制訂水質指標,認真做好水源站的日常管理工作。進一步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水質意識,全面開展以安全優質供水、節能降耗為目標的規范管理。大力推行技術革新,積極開展設備改造,提高生產效率,有效降低故障發生頻率。
(三)要優化供水調度。
對于多水源、多水廠、多泵站格局的供水企業,輸水管線狀況復雜,對供水調度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實行統一調度,以保障安全供水。
(四)要實施低成本戰略。
管理都可以出效益,特別是具有自然壟斷性的供水企業,成本控制大有潛力可挖。通過抓管理,可以發展相關產業來分流人員,并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,重要工程可通過公開招標而達到物美價廉;另外對各科室、基層部門實施不完全成本核算,消除科室、基層部門生產經營中的不可控制因素,通過對可控制的成本因素進行定期核算,并采取橫向、縱向的方法進行對比,為考核及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。
三、提高科學技術水平,大力優化資源配置。
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”,特別是在當今水資源嚴重缺乏和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,不斷提升技術水平,合理地開發,科學地配置水資源顯得尤其必要。
(一)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條件下的先進設備,大力提倡節能降耗,開源節流。
積極引進消化先進的制水工藝,提高水質綜合合格率,優化整個城市的生活質量,杜絕以水為渠道的疾病傳播。
(二)建立供水管網壓力的自動監測系統。
準確掌握管網壓力變化,努力實現從取水、輸水、凈水、配水的城市供水系統自動化管理,使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更趨科學合理。
(三)加強管網設施維護,完善服務。
管網搶修隊隊要始終堅持二十四小時值班,加強管網的巡線,檢漏,配備先進的專用搶修工具,車輛,通訊器材等,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,盡量縮短停水時間,減少水資源的流失。同時,加強供水稽查隊管理力度,成立一支水務管理專業隊伍,查處市場上非法將生活用水用做商業、建筑用水,從中牟利的行為,堅決杜絕偷漏水現象,讓供水管網良性循環,企業效益良性循環。
四、強化干部職工素質,爭創文明供水企業。
提高干部職工素質是搞好服務的決定性因素。
(一)不斷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。
一是結合地區供水生產經營特點,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道德規劃。做到內外結合,有計劃方案,有基本教材,有教育制度,有主題活動,有檢查驗收,有總結評比。二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,在職工中廣泛進行國家、企業、個人三者利益關系和企業發展史、企業精神等教育,把職工的思想凝聚起來,增強職工責任感。三是教育職工增強城市意識,服務意識,創建意識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四是狠抓業務技術培訓,增強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和一次性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(二)以活動為載體,不斷提高創建和優質服務水平。
供水企業要根據形式的發展和企業的實際,多開展“敬業、愛崗、創優”等主題活動,提升廣大職工的政治思想水平、安全生產意識和規范化優質服務水平,保證安全供水,用戶滿意。
五、加強供水質量管理,塑造企業社會形象。
根據生產、生活用水的特點,滿足用戶質量標準,是供水企業責無旁貸的責任。從自來水行業特點來看,用戶對供水企業沒有挑選的余地,也找不到可替代的產品,供水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用戶。所以供水質量方針、質量目標的確定不僅關系著地區職工和企事業單位用水情況,也是企業供水事業自我發展的需要。要教育職工牢固樹立“一切為了用戶、確保優質供水質量”服務思想,把滿足用戶需求作為企業的最高追求。要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,形成人力資源的優勢。建立相應的競爭激勵機制和教育制度,把重點放在業務能力提高上,放手讓人才發揮。要有超前的規劃和先進的設備,還必須有先進的質量管理手段作為保證。供水企業要認真鉆研,多措并舉,持之以恒,推動質量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、規范化、制度化發展軌道。
(通訊員:彭駿)